close
標題好像很聳動,抱歉,有點故意....XD

今年的美洲區預賽,沒有意外的,美國隊再次摧枯拉朽的打垮每一個對手。平均單場得分116.7,失分77.2,命中率58.7%,三分命中率47%,平均勝分39.5分,相當完美無暇的數據。雖然大家也許會對個別的比賽表現不盡滿意,比如說對上阿根廷的預賽因為不適應對方粗暴(甚至有點骯髒)的防守,或是對上墨西哥莫名的被對方三分球打爆等凸槌的狀況。但是,美國隊還是順利的拿下美洲區資格賽的冠軍,而且展現出了壓倒性的實力優勢,證明美國在美洲區的籃球實力還是高出其他國家一截。03梯的兩大主將--Anthony以及James分別以21.2分以及18.1分佔據美國隊得分排行榜的前兩名,但與過往不同的是,這兩個小傢伙的命中率都超過六成!後場的兩條老狗--Kobe和Kidd,包辦了除了得分以外球場上的其他小事,靠著防守功力讓各隊的後場叫苦連天。Howard禁區展現出完全凌駕各國內線的宰制力,各隊對上他的單打成功率不高,多半是以交叉走位的方式所投進的easy basket。Redd雖然切入沒有那麼俐落,但是他在三分線的火力支援也讓美國在好幾場比賽都能在上半場就KO對手。這一支美國隊的確展現了相當出色的戰力,即使是阿根廷的幾個NBA球星回歸,我也並不認為他們就有那個能力擊退美國。

那,為什麼我要用這種標題?

如果我上述講的那幾位可以分掉每場的40分鐘時間並且維持高效率的話,美國隊當然是問題不大。但是,若是實際上有看球賽,就會覺得美國隊怎麼總是有點....不穩?特別是當資歷最深的兩個後場--Kobe和Kidd--下去之後,場上的局面就會變得有點混亂。當Howard下去休息時,禁區籃板的保護以及卡位就是會讓人覺得差了那麼一點。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找戰犯,只是從美國隊表現看來,似乎還有一些陣容上的缺點值得我們討論。

美國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當我看到有些可愛的球迷抓著Billups跟Williams兩個後衛打的時候,心裡面還真替他們覺得不值。事實上美國隊在Kidd下去之後進攻上的混亂並不能完全歸咎到這兩個控球身上,只是Kidd實在太出色,以致於原本會出毛病的環節就這麼的被掩蓋住罷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Kidd不在場時,最常看到Anthony跟James的打法是什麼?就我個人的觀察,不是三分線盤球盤一盤自己拔起來幹,就是硬往禁區鑽之後靠在對方身上硬打,順便賴犯規。當比賽的進攻陷入這種模式的迴圈的時候,就成了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們嘴巴很會講的「攻勢停滯」。但這是因為那兩個控球後衛不懂得傳球所造成的嗎?根本不是。球一傳出去之後就被打掉,沒辦法進球還要怪控球後衛?這也太冤了吧!

另外,也有些朋友會對兩個後衛硬往內切再向外分球卻往往分得不順利的狀況有所意見,認為他們球場空間的掌握性遠不如Kidd。然而,造成這種狀況,最大的問題恐怕是出在走位,而不是這兩個控球後衛不懂得組織。有打過球的多半都知道,當控球後衛在三分線弧頂位置發動戰術時,最不舒服的狀況就是自己的隊友在三分線外面排排站。而很遺憾的是,當這兩位在場上的時候卻常常遇到這種狀況。而在無法順利發動第一波攻勢的情況下,兩個攻擊能力很強的控球後衛被迫得要利用切入分球的方式尋找空檔。而很可惜的是,即使進攻發展到了這樣,我仍舊常常看到外圍的球員沒有跟進做破壞,只讓禁區附近的中鋒去接應。這種環節一直發生,就造成了我們認為Billups跟Williams「不夠好」的假象。

事實上從我有限的看過Billups以及Williams的球賽中搜尋印象,這兩位在奧運的打法我並不覺得有特別比他們在NBA的狀況來得差。只是畢竟不同於母隊,隊友的熟悉程度較差就造成了這兩名球員的不適應。比方說,Williams在對上波多黎各的時候有一球,單檔完繞過對手之後往內切,遇上阻擋的禁區球員時往另一側的三分底線吊大角。之前爵士對上勇士的比賽中我曾經看過一次類似的進攻方式,爵士的球員(抱歉,我不熟,所以記不得是誰)乖乖的在那個位置等著那個三分,很大的空檔出手,助攻一個。然而,在這場球的狀況,我沒記錯的話原本預期要接球的是James,硬是差了兩步,讓這球傳出了界外。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要非議其他隊友無法融入他的進攻,只是,在這種短期比賽內似乎不應該拿類似的狀況來批判這兩個控球後衛實力不足。就我看來,進軍北京奧運時,這兩名控衛恐怕還是需要帶在陣中的

相較起後衛群,我反而覺得鋒線球員讓我較為憂心,特別是禁區的球員。這幾場比賽下來,除了Howard在攻守都完整的發揮功用以外,Chandler跟Stoudemire都只做好了一半的工作。Chandler除了防守外,進攻沒有威脅性。而Stoudemire則是除了想盡辦法轟炸籃框以外,禁區的補防、檔切後的退防都看不到他的積極。美國隊這次的籃板球數目平均一場是38個,而對手的平均籃板數目是33個。除了數據上只有五個的差異之外,有看比賽的話更會發現美國隊在防守籃板的鞏固上相對薄弱。雖然籃板球的鞏固跟其他球員的卡位也有莫大的關係,但是這兩名球員沒有在禁區發揮夠高的宰制力量卻也是事實。以我個人的意見,Duncan或是Garnett是最能夠直接而且明確的補上禁區球員不足的兩位。如果沒有辦法如預期的補進這兩人的話,我個人是認為Brand或是R. Wallace有機會的話最好是能夠放進陣容當中。另外,老王賣瓜一下,如果單純著眼於禁區攻守的平衡性的話,Odom也算是一個還OK的選擇。若是有機會補進這幾位球員,美國隊的戰力我想會更上一層樓。目前的禁區實在是太年輕了點。

最後,在看到這次資格賽Prince硬扛對方中大前鋒的可憐程度之後,我不禁懷念起Marion以及Battier。Prince是非常好的搖擺人大鎖沒錯,但是讓他搖擺到連大前鋒都得給他守就實在有點囧。如果有機會讓Marion或是Battier入選國家隊,這個部分的問題我想是能夠很順利的被解決。

所以,如果就上述的想法,我個人所希望看到美國隊未來的陣容如下:

C: Duncan,Howard
PF:Garnett,R. Wallace(Brand),Marion(Battier)
SF:James,Anthony,Prince
SG:Kobe,Redd
PG:Kidd,Billups,Williams

這種陣容我相信在各個位置會有一定的主宰力,而年齡上來說這幾個位置的球員成熟度也比較足夠,處理起球來不至於太毛毛躁躁。

我很認同tyreal大大所講過的理念,年輕的那些球員,像是03梯的,並不是體能不好或是技術太差,而是經驗跟籃球智慧還沒有成長到那個層面。老實說今年美國隊的比賽,在Kidd跟Kobe下去之後,James在外圍持球組織不成之後拔起來幹三分的那個動作實在是像極了三連霸後期的Kobe。而那時候的Kobe,卻是因為打球不帶腦袋而被我們湖人迷批評得最慘的時候。當然不是說為了這樣就放棄掉那些很有天賦的年輕球員,但是,如果球場上能夠有多幾個腦袋清楚的球員在場,這幾名年輕選手的成長會更快,美國隊也會贏得更輕鬆。這一次的美洲盃邀請賽,我看到了跟過去兩屆很不一樣的球風。我深深期待上述球員的加入,能夠讓我有機會看到更高水準的比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c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